一三五章 怨愤-《行走历史神话:从吕洞宾开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伏羲不缺杀伐决断,同样也宅心仁厚。
    这二者并不冲突。
    当初折丹、烛龙之间闹出来的事,他着实不曾直接插手。便如同更早时,烛龙欺负折丹,他当时为苍龙,也没有说‘你两个要听话,不能闹’之类的,更没有专门去阻止。
    这大道之下的众生,无论高高在上的先天道祖,还是那朝生暮死的蜉蝣蝼蚁,皆本性向往自由。不能因着是朋友,便去指指点点,那并非为友之道。
    各人有各人的恩怨情仇,苍龙又不是大道的大法官,而与双方皆为友,见着了自然阻一阻,说几句;却也不能时时刻刻把人盯着,去指手画脚。
    顶多旁敲侧击点一点,仅此而已。
    都不是小孩儿了,从后天初演至今,活了好几个大道纪元的先天道君,天地所生的神魔,什么道理祂们不明白?
    那种与这个是朋友,与那个也是朋友,口口声声要怎样竭尽全力为双方化解仇怨之类的,仿佛把自己摆在裁判的角度上,那算什么朋友?
    只要不是闹的要生要死,便也是各人的自由了。
    真闹的不可开交,苍龙不是也没有视而不见么?祂专门拜托金神石夷去救烛龙,实在也是仁至义尽。
    而且是聪明的做法。
    这里虽因烛龙之故,鼓与钦原袭杀了葆江,这仇怨摆出来了。但伏羲心胸广阔,分得清谁主谁副。
    总不是烛龙吩咐鼓和钦原专门去杀葆江。
    总也要念着往日的友谊。
    其实伏羲在是中间为难的人。
    “你怎这副模样了?”
    烛龙诧异打量伏羲:“你这修为...”
    伏羲道:“我已是再度投生来过。”
    烛龙惊恍:“再度投生?”
    祂不禁打了个颤:“你可是苍龙!”
    伏羲摇头:“灾祸深重,旧日之我亦无法幸免。”
    烛龙了然,这是折在了灾祸之中。
    第(1/3)页